这个改造案例位于浙江温岭,是设计师小剑自己的家,也是他和父亲联手共同打造的具有特殊情感寄托的自由空间。
改革开放后,浙南农村出现了“第三代”居住类型,一批以窄开间、长进深和多楼层为结构通性的房屋样式,构成了该地区特有的建筑风貌。这种房型各个楼层空间独立且功能单一,场景互动性较弱;一般家庭成员有限,导致多数顶层乃至高区楼层被闲置浪费。小剑家的两栋自宅就在其中,且面临着同样尴尬的情况。
小剑家的五层顶楼一直用来乱堆杂物,家人们日常很少前往。一次父亲无意上去整理物品时,发现这个空间南北通透,前后有大阳台,而且保留的斜坡屋顶极具特色,如此荒废下去实在太可惜了,于是父子俩一拍即合决定将其改造。
改造前:顶层空间处于闲置状态,没有功能支撑,楼梯位置昏暗陈旧,横竖交错的石柱和木梁裸露在外,凌乱给人压迫感。
本身就是建筑/室内设计师的小剑,改造前期做了大量人在空间里互动性和自由性的思考,希望成品空间尽可能充满家庭氛围。考虑到家里人口比较多,原先的客厅略显局促,所以一方面试图打造一个家庭复合功能的活动场所;另一方面,小剑说:“因为常年在外工作,回去时也想有偶尔独处和处理工作的空间,同时兼顾待客会友,就像是逃离城市忙碌生活的一个乡村会客厅。”
改造后:设计师拆掉了原来的木质楼梯,将空间柱收进墙体内,大物件储藏功能暗藏到吊顶余量里。利用顶层高度优势搭建半层阁楼,丰富空间层次。白灰主调、墙体窗景与最大限度采光设置,让空间视感极致明亮通透。
▲空间拆解示意图
整个改造施工过程,小剑一直在外地远程操控,于是父亲便自动担起了项目管理的角色。“农村师傅读图能力有限,很多时候都是通过图片和电话沟通指导落地,我父亲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,我一直夸他是目前配合过最懂设计师的'项目经理'。”
▲楼梯空间剖面图
在日常功能区设计师别有用心的将层高控制到2.1米,楼梯间及起居空间的层高尽可能的还原到最大化。反差之下是明晰的空间,也伴随着细腻的心情变化。
▲起居空间剖面图
在空间高度余量中设置半层阁楼,满足多层次的活动需求,同时提升空间感受。
城市坐标:浙江▪温岭
建筑面积:96㎡
户型:Loft,1厅1室1卫
装修时长:4个月
装修费用:15万左右
设计团队:上海几言设计研究室
设计师:颜小剑、肖露娅
摄影:吕晓斌
设计师兼屋主小剑认为,“家应该是自由的,是可以互动探索的。”这种自由和互动源自他内心世界的渴望,也是他想为家注入的最亲切舒服的状态。
▲首层平面图
以此为核心投射出的改造效果,模糊了区域界定,以弱化隔断的处理手法,将整个空间“无边界”糅合,动线更自由随性,功能更灵活多变,也为平凡日常增添了一些小情趣。
改造后的住宅首层,以通顶楼梯间为起始和终点位置,巧妙串联起一个环形空间。
上楼梯左转,沿着通道径直向前,感觉马上“走投无路”时,一扇神秘门的出现指引你推开它一探究竟。
其实,这扇门直通卧室,是为往返洗手间创造的最短路线。同时,卧室南侧用两边的储物柜和移动门代替墙面,休息时这里被安静围合成一个独立的私享空间,当两门同时打开,卧室便与主空间融为一体,环形动线完美打通,小孩子可以在其中跑圈也没问题。
设计师用极简的透视感围栏和额外探出的一小块跃层隔板,最大限度消除了纵向空间的边界感,满足多层次活动需求的同时,也为楼上楼下不同高度坐标场景间的交互发生,开创了多种可能和新奇体验。
相对整个空间来说,楼梯部分被设计师做了包围区隔处理,为日常行动的安全性提供了很好的保障。几扇透明墙窗设置,让多处场景既互相独立又互相渗透,像荧幕般闪现着一出出生动又熟悉的生活戏剧。
奇妙的透视效果,让家人们在不同空间里也可以相互窥望和微笑,感知无所不在的安心陪伴,捕捉起居空间里自由流动的美好身影。
本次自家住宅顶层改造,设计师用通体白色墙面和超棒采光,打造了一个格外明亮清透的开放型居所。省略掉繁复装饰和抢眼色彩,以最纯粹的色调、最简单的材料,在家居空间里还原弥足珍贵的人情味,希望自己和家人可以更多关注彼此和生活本身。
轻简装饰和略少数量的家具配置,为起居日常留出充足的活动场地,宽适、自由,舒展身心一起自在呼吸,同时也是设计师有意送给未来生活的诗意留白。以白、灰为主色调的空间内,原木色地板、楼梯、柜架以及桌椅腿的选用,中和了基底色的清冷感觉,调和氛围变得亲切柔和起来。
从阁楼俯瞰,原木配色与灰白和谐交织,精量化的材质搭配,使得空间更加清爽且有温度。
每个独立区域,都保证了充足的采光和通风,结合开放的空间布局,以及楼梯间的墙窗玻璃透射,让室内任何角落都能享获阳光清风的眷顾。
屋顶位置两扇可以随需开合的天窗,缓解了阁楼区域的昏暗闭塞,也为整个客厅引入加倍光亮,领略净白空间瞬息万变的光影游戏,优美闪烁,伸手可触。
原本阴暗的楼梯位置,被设计师打造成一个富有艺术质感的明朗空间,自上而下串联起各个楼层,从墙面到吊灯,延续着整屋的白色基调,将纯粹简约的核心要义发挥到极致。
0装饰墙面与无边框的极透玻璃窗,虚与实,静与动,驻足片刻,收获如同身处画廊场景下的美妙体验。
笔直简练的几何线条,勾勒出空间的沉稳有序。多扇墙窗将两面主空间里的阳光纷纷聚合,一扫原本楼梯间的幽暗阴森。几盏大小错置的球形灯从屋顶潇洒垂落,圆润形态搭配编织肌理,成为冷静质朴空间中的一抹亮眼点缀。
楼梯入户正对的墙面上,设计师特别设计了一组与外墙窗错位的同构窗洞,构筑画中画的多层次既视感,一幕精巧雅趣的实景玄关跃然眼前,不禁勾起观者的好奇心,惹人想要快步入境,近距离好好探索欣赏一番。
高耸的楼梯空间如同设计师为家筑起的一座精神堡垒,如果感觉焦虑或混乱,来这里送自己片刻放空简直再适合不过了。用纯白屏蔽所有喧嚣杂念,抬头寻着光的方向放飞思绪,为坏情绪找到尽情释放的出口。
上楼梯右转,面朝两扇大落地窗,踏入宽敞的起居空间。简约单人椅+小圆毯,轻松围合起活动区一角安静的独处小天地,闲暇时候窝在这里读书发呆,好不自在。屈指可数的几件软装饰,一并遵从空间素简属性,与灰色调家具和谐呼应。
客厅设计保留了原有的坡度空间结构,这个特殊的空间是家庭日常和待客会友最重要的活动场所。除去几件必要的家具,尽可能减化装饰元素,轻质的钢木楼梯成为视觉焦点。
一盏同色系造作向晚地灯相伴在侧,纤细身姿与温婉气质与整个空间主题完美吻合。每当夜幕降临,如水般柔光从杯形灯罩里倾洒而出,燃亮沙发周边的一小片区域,隔断白昼喧嚣,安享静谧时光。
通往隔层的楼梯和基座采用一体设计,保证稳固受力的条件下,满足储物收纳、陈列展示、座椅等多重功能。同样的原木色与白色清爽拼接,一颗绿植看似漫不经心的生长其中,却是提气素雅空间的片片生机。
餐厅&工作区与客厅完全相通,因为划分了阁楼,导致这里的高度被压缩到2/5。介于层高限制,设计师用四角的内嵌顶灯代替主灯提供空间照明。中心位置一张桌加四把椅子的简单配置,既可以满足用餐,又是能多人一起办公的明亮工作区。
卧室启用时,可手动将原本开放的两个功能空间用推拉门隔断,立刻为里面的人营造一个不受外界干扰的私密场所;同时,外面工作的人也能更加专注放松,不必再蹑手蹑脚地生怕弄出一点声响。
在这里,设计师为了给日常生活留出更多宽敞的活动空间,并没有额外配置独立储物柜,而是充分利用了闲置墙面和推拉门两侧的内凹位置,展示、置物,存储,一一满足,实用又节省地。
本次改造,设计师尤为看重日常家庭的活动氛围和互动体验,所以腾出更多面积给公共空间,使得卧室面积比较小。
与主空间统一的白灰色调,烘托卧室里的沉静氛围;极简造型的家具,成功消减体积带来的堵塞感,让紧凑居室看起来也不会太显局促。
对于这个纵高2.1米的小卧室来说,在床具的选择上设计师也是花费了一番心思,最终锁定了与沙发同系列的云团床。简练的床型加上内缩式床腿,释放行动空间,也省去了路过绊脚的担忧。此外,云团床低矮的床高设计,非常适合矮层高空间,能够巧妙缓解躺下和起身时天花板带来的压迫感,让床上时光更多舒适惬意。
这是一个非典型居所,既能独立其他楼层满足个人私宅需求,同时也能满足大家庭的部分生活日常。家庭的厨房和主餐厅都集中在一楼,因此改造空间中设计师仅规划了简单的茶水间,同时设置必备卫生间,方便待客和日常使用。
▲夹层阁楼平面图
二层阁楼的面积虽然不大,却包含着多重使用功能。充满巧思的储物规划和灵活变化的场景体验,成为这个复合空间最大的魅力所在。
值得一提的是,通向阁楼的楼梯是设计师的父亲亲自打造的,并没有刻意为之的精致追求,更多的是记忆和匠心的承载。
这源于父亲早年间积累的一些施工经验,小剑回忆说小时候家里的很多桌椅板凳都是他自己动手制作的。空间改造实操阶段,因为农村各方面资源受限,很难找到专业做钢结构楼梯的师傅,所以父亲就主动承担了这项工作。
与墙窗同侧的白色小门里是一个独立房间,设计师将首层活动区的吊顶到斜面屋顶之间的空间完美利用起来,形成了可以兼顾储物功能的衣帽间。
阁楼的主空间轻松应对茶室、客房两种功能场景的自由切换。茶室及冥想状态,满足日常茶饮及朋友招待,茶室后边的抽屉柜便于收纳物品,参考人体工学定制高度,多人聚会时还可以充当座椅。
当朋友客人需要留宿时,打开身后隐藏的储物室柜门,取出榻榻米床垫和枕褥安顿好,茶室瞬间变成舒服的第二间卧室。
设计师特意在阁楼屋顶开了两扇天窗,白天阳光透过窗子慵懒地照进来,在空间挥笔一幅幅斑驳的光影画作;晚上月光隐隐,暗掉所有灯光,这里就是一个可以看星星的卧室。
这是一个需要更长的时间,更多的思考,不断完善的空间。小剑和他的设计团队,为我们呈现了家的又一种温暖有趣的可能,也让我们体会到家的最动人之处,并不在于多么华美夺目,而在于当你身处其中,无论何处,所为何事,都是自在舒适的,和以爱之名,贯穿每寸空间、一景一物的念想与牵绊。
设计只是开始,生活才是空间的延续。希望每个人都能寻求到独属于自己的家。